补上数智供应链短板
作者: 孙 皓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辑: 杨小婷 时间:2025-11-25 11:02:48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一个重要提法。当前,我国数智供应链发展迅速,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从生产制造到终端消费的全链路数智化协同,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我国数智供应链建设正驶入创新突破、深度融合的快车道。在数智赋能方面,供应链正经历从局部数字化到全域集成的转变,实现全链路的数字化映射、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管控的一体联动。至2024年,我国轻工业企业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高达84.9%,相当一部分企业实现网络化协同,充分体现了数智技术对产业基层细胞的渗透与重塑能力。产业协同方面,供应链优化的焦点已从企业内部优化扩展到跨组织、跨产业的生态互联。在价值重塑方面,供应链的核心目标已超越单一的成本控制,转向更全面的“降本、增效、提质、韧性、绿色”多维价值创造。
我国数智供应链仍然面临一些短板。战略协同方面,存在架构弹性不足与资源错配困境,部分企业融入数智供应链的战略管理能力亟待加强,战略性资源配置还需优化。数据治理方面,数据有效管理与利用的标准化程度较低,跨境供应链数据流动面临多重合规约束。技术赋能方面,存在融合性生态缺失与创新适配矛盾,供应链的数智技术嵌入、智慧应用场景落地受到技术整合困难、技术转化效率不足等约束。生态互联方面,存在联通基座碎片化与协同成本高企问题。接下来,要有针对性地解决。
一方面,创新智能治理协同机制,筑牢数据安全防御体系。建立国家级数智供应链中枢平台,完善跨部门、多主体的技术攻关、场景创新与生态培育的协同机制。确定算力基座强化、产业级算法迭代、数字孪生融合等攻坚方向,推动基础技术协议开源共享,构建兼容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等多元化场景的弹性化技术架构。建立智能中枢,实现供应链数据的智能管控,集成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形成覆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多级数据关系图谱。部署数据安全防御系统性架构,满足库存共享、产能协同等业务场景的数据安全需求。
另一方面,培育融合性组件生态,建设数字走廊互联基座。以数智供应链创新联合体为载体,串联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及算力服务商,聚焦智能调度算法、仓储数字孪生等技术领域,建立基于动态需求响应的技术适配度评估体系。通过物流大脑系统、智能补货引擎等技术模块的标准化封装,构建跨行业可迁移的智慧物流方案库,全面打通技术创新与供应链运营的价值闭环。优化区块链驱动的跨境标准互认机制,开发智能合约赋能的动态标准对齐策略。打造跨境数字孪生走廊,构建支持实时关税计算、智能清关决策的全球供应链数字基座。部署产业数智供应链服务中台,聚合跨境金融、智能税务、ESG合规等全链条服务要素,形成数智技术驱动的数字生态赋能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