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刘腾飞:智能体与物理AI驱动工业系统自主进化 构建“AI+制造”新范式
作者: 杨赞 来源: 人民邮电报 编辑: 张薇 时间:2025-10-21 11:38:06
日前,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顺义站)研讨会上,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未来产业部负责人刘腾飞以《“AI+制造”新范式——基于智能体与物理AI的工业系统自主进化路径》为题进行分享,围绕工业智能体与物理AI的融合创新、未来工业系统的自主进化路径展开深入阐述,强调二者协同对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价值。
刘腾飞指出,全球正迈入AI主导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智能技术已进入创新应用爆发期,制造业智能化变革迎来关键窗口期。当前我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路径,推动制造业向“智能网联一代”跨越,而工业智能体与物理AI的深度融合,正是这一跨越的关键驱动力:工业智能体作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单元,可打通工业软件与物理设备的交互链路,实现生产资源的动态调度与优化;物理AI则从传统数据“黑盒拟合”向物理规律“白箱推理”升级,依托合成数据生成、虚拟仿真等技术精准解析复杂工业场景,为智能体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二者形成的“智能感知—物理建模—动态执行”闭环能力,构成了未来工业系统自主进化的核心技术基础。
针对AI驱动的未来工厂建设,刘腾飞指出其将实现三大核心模式变革,全面重构制造业运行逻辑:在制造模式上,未来工厂将通过数字孪生与工业智能体集群的协同联动,构建集成具身智能的超自动化生产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的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在创新模式上,依托生成式AI、代理式AI、物理AI的联动,推动产业创新逻辑从依赖人工经验的传统模式,升级为产品设计、工艺参数自主生成的数据驱动模式,大幅提升创新效率;在组织模式上,工业智能体基于物理AI构建的全局模型,推动产业链从单一线性链条升级为开放协同的智能体网络,实现跨主体、跨环节的资源高效调度。
关于AI驱动的未来园区建设,刘腾飞提出三大关键路径,推动园区从“基础设施聚合”向“智能生态协同”升级:一是筑牢“算网数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通过部署“云—边—端—数”四级架构,整合分布式算力资源与智能感知终端,建设园区可信数据空间,形成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为AI应用提供基础支撑;二是打造工业智能共享服务平台,依托低代码开发、容器化技术构建标准化智能体组件库,搭建“数据集超市+智能体服务中台+轻量化API服务”的共享体系,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使用AI技术的门槛;三是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生态体系,通过建立工业数据交易平台、跨领域AI创新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形成“数据共享—模型进化—场景验证”的闭环能力,加速AI技术在园区场景的落地转化。
刘腾飞表示,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正推进AI未来制造中心建设,聚焦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趋势,构建数据服务、AI开源供给、工业软件融合、智造品牌等核心板块,以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为基础,打通供需链路,聚合工业大模型、智能体等AI资源,通过开发工业软件智能插件拓展智能边界。中心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技术制高点与区域产业优势的整合创新,加速AI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区域产业格局升级,打造成底层架构和运行逻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制造战略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