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10个“灵魂拷问”看懂中国算力互联网| 数博会官网

10个“灵魂拷问”看懂中国算力互联网

作者: 赵乐瑄    来源: 人民邮电报   编辑: 蔺弦弦  时间:2025-07-10 13:25:59  

  中国算力圈最近大动作频频,先是我国正式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后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明确发展指标,未来3年我国算力互联互通战略路线图跃然而出。

  作为位居全球前列的算力大国,一连串政策“组合拳”无一不暗含深意。为何如此迫切地推进算力互联网建设?算力产业将迎来何种变革?AI时代新风口怎么抓住?算力用户如何获益?

  面对行业内外的“灵魂拷问”,《人民邮电》报记者连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云计算和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所所长饶少阳,联通数科云计算事业部总监温源,以及来自硅基流动、戴西软件的企业专家,力求通俗解读中国算力互联网布局的深层逻辑,探究即将掀起的新一轮算力革命。

  提问1

  算力互联网是一张什么网?和我用的Internet有什么区别?

  顾名思义,算力互联网是给算力搭建一个网络空间,就像Internet连通全球的网友和设备一样,现在我们要把全国的算力都串联起来。

  “我们研究认为,算力服务是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型信息通信业务形态;算力互联互通是将不同主体、不同架构、不同地域的公共算力资源标准化互联,实现计算任务及其数据在算力间高效供需匹配、流动互通、迁移计算。”余晓晖表示,和以往的网络互联互通不同,算力互联互通更加侧重供需之间的互联,其目的是实现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工业计算等计算任务在本地算力资源不足或随时随地随需使用算力时,计算任务及其数据可以流动到另一个算力池进行计算,实现算力资源智能感知、实时发现和随需获取,使算力像水、电一样便捷使用。

  “算力互联网并不是一张新的网络,而是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将分散在各地的算力资源连接在网上,通过标准化的算力标识和协议接口,跨域资源互联网络,实现全网异构算力的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余晓晖如是说。

  提问2

  为何此时发力建设算力互联网?

  就像电力让灯泡发光,算力也是AI的“燃料”。当前,AI已经催生出体量极为庞大的普惠“用算”需求。综合多份调查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AI产业规模约7000亿元,模型训练、智能应用“井喷”,人人都想“分分钟”用上强大算力。

  与此同时,算力也迎来新的发展高峰。统计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目前达28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八大国家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175EFlops。

  这是什么概念?打比方说,假设一个人每秒钟只能做一次加减乘除类的基本计算,那么全球80亿人需要约1110年才能追平当前全国算力总规模1秒的运算量,这正是AI时代“算力即生产力”的终极体现。

  算力产业已被纳入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从2024年“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到2025年“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余晓晖表示:“AI大模型技术突破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需接入算力资源。”当AI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传统算力供给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就像电力从集中供电到智能电网的演进,算力也需要从“本地机房”走向“全国联网”。

  提问3

  发展算力互联网,肯定面临很多挑战吧?

  看过最近爆火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吗?岭南盛产荔枝(算力),远在长安的杨贵妃想吃荔枝,就命令男主角李善德在鲜荔枝腐坏前将其从岭南转运至长安,如同算力也得在数据“超时”前完成调度与计算一样。但是,一旦路遇自然灾害无法及时有效规避调度(五花八门的网络故障),或是驿站、骑手配合不默契(算力软硬件厂商没对齐技术标准、协议“颗粒度”),极易造成时延飙升甚至服务器繁忙等情况,这就是没有完善的互联互通体系的结果。

  “我国算力互联网尚处于发展初期,当前算力调度更多仅限于算力卡资源的简单分配。”饶少阳告诉记者,要真正实现不同架构、不同主体、不同地域的多元算力互联互通,实现算力资源的动态调配和自动优化,面临四方面挑战:

  一是技术体系有待完善,二是数据流通仍存堵点,三是商业模式不成熟,四是发展机制有待健全。

  “当前,我国各类算力提供主体超5000家且多元化,其技术体系、基础架构、调用接口、资源描述等存在差异,建成的算力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可感知和调度的标准化算力服务,用户因此也难以快速找到位置、成本、性能均合适的算力资源,供需无法高效对接。”余晓晖直言,如何在多元化算力供给的状况下统合形成标准化可调度的算力服务,是当务之急。产业界在积极开展算力互联路径探索,但由于缺乏统一算力资源感知、任务数据流动、应用架构适配等关键互联规则和标准,总体还是“算力局域网”分别发展的局面,未能形成全国全域的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

  这就是我国提出建设算力互联网,加快实现算力互联互通的原因。《行动计划》明确了“两步走”目标,并制定了6方面16项重点任务,包括筑牢算力互联基础、优化算力设施互联、促进算力资源互用、创新算力业务互通、打造算力互联应用场景、夯实算力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

  栗蔚表示:“设施、资源、业务是从互联网架构角度组成算力互联互通体系的主要三层,基础和安全为体系提供保障,场景为体系发展创新赋能。”“通过‘筑基—提速—平台—业务—领航’五大重点突破的实践抓手,形成‘技术突破—设施升级—资源整合—服务创新—场景落地’闭环。”

  提问4

  我的电脑配置低,算力互联网可以让我畅玩《黑神话:悟空》吗?

  最近有国补,建议你还是买个“游戏本”,值!但是话说回来,算力互联互通提升用算效率确实是“实打实的”,好比你在食堂用饭卡打饭,想吃什么菜就刷多少钱。

  “算力互联互通整合分散算力,实现算力智能感知与随需使用,促进老百姓普惠用算。”余晓晖表示,用户可以像按“千瓦时”用电一样,按“卡时”灵活购买使用算力资源。用多少买多少,让大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求,都能轻松用上算力服务。

  “大家熟知的《黑神话:悟空》,全球爆火吸引了大批玩家去体验。作为3A大制作游戏,流畅运行需要较高算力支撑,因此许多玩家选择了云游戏的方式,通过调度互联互通的高质量算力,实现无需购买‘游戏本’即可随时随需使用高算力。”栗蔚表示,算力互联互通将最大限度整合算力资源,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赋能文化、体育、娱乐等C端场景发展。

  提问5

  中小企业怎么用得起顶尖算力?能像租充电宝一样“随借随还”吗?

  顶尖算力肯定用得起,而且借了也不用还——为何?因为国家鼓励企业多用算力。

  例如,广东珠海近日发文,拟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算力券”,鼓励企业用算。企业通过算力互联互通平台购买算力,按实际支出费用不超过50%的比例予以“算力券”资助,并实现免申即享。对获得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算力券”支持比例可提升至60%,降低企业使用智能算力和大模型的成本。

  余晓晖表示:“制造企业和工业软件平台无需提前购买智能计算资源,而是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找到合适的资源进行仿真和建模,提高了用算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加速产业数智转型。”

  “随着《行动计划》的推进以及算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算力资源正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孤立走向协同。”北京硅基流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胡健认为,这为B端企业生产运营带来了范式级的变革,企业智能化业务开发和部署的效率与成本得到显著优化,创新门槛大幅降低。

  戴西软件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入基于算力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后,企业能够便捷调用海量算力资源。通过与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节点互联互通,原本漫长的版图验证过程如今仅需短短几天即可完成,效率提升了数倍。不仅如此,在芯片设计的前端仿真环节,企业利用算力互联网,可同时并行开展多个不同场景的仿真测试,相比之前逐一测试,效率大幅提高,设计缺陷能够更快被发现并修正,产品设计成功率从60%提升至80%。”

  提问6

  算力也要学“普通话”?意思是统一标准后,我的笔记本电脑能和超级计算机唠嗑?

  是的,不仅你要考“普通话证书”,算力也要考了。让算力学“普通话”,意思是让算力能够在统一标准和规则下更好地流通调度,让算力在网络间的“交流”畅通无阻,筑牢算力互联基础。

  当前,我国算力产业迅猛发展,产学研用各方协同发力,围绕算力标识、资源调度、传输协议、高速网络等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余晓晖表示,互联基础在于完善算力互联的标准和规则。通过攻关核心技术、制定标准规范、构建互联规则,将进一步释放算力技术产业化能力,加强不同主体、不同架构算力技术的标准化和兼容性,统一算力“度量衡”,从而培育算力服务大市场。

  提问7

  听说为了让互联互通更畅通无阻,要给算力修高速公路?

  没错!在电视剧《长安的荔枝》里,男主角李善德一行在“山路十八弯”的大庾岭内找到一条能够节省两天转运时间的羊肠小道。现在,我们要打通更多运送算力的“新荔枝道”: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设计开发应用新型高速互联总线协议等方式,加速节点内互联;通过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改造升级等方式,强化网络间互联。以此,做大做强算力基础设施,优化算力设施互联。

  近年来,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八大算力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成果显著,算力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全光网络、分段路由、400G传输等技术,提升跨区域骨干网性能,网络指标明显改善。余晓晖表示,随着全国节点内互联加速以及网络间互联加强,算力节点间互联协同将得到优化,算力数据传输效率与质量将明显提升。

  在算力互联网建设中,基础电信企业正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纷纷发力算力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中国电信规划建设‘2+3+7+X’公共智算云,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饶少阳告诉记者,中国电信已拥有覆盖全国的算力资源,光纤行政村覆盖率超99%,国家枢纽节点间时延控制在20毫秒内;“息壤”平台更实现62EFlops算力规模,接入50余家合作伙伴,构建18城“城市算力网络”。

  提问8

  既然马上要互联互通了,那么我用的算力是哪里来的?得先给算力办张“通信身份证”吧?

  是的,通过建立统一算力标识体系,给算力发“通信身份证”,统一编码通算、智算、超算资源,从而实现算力资源高效供需匹配,可显著提升算力利用率、降低能耗与成本,促进算力资源互用。

  资源互用在于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供需匹配。余晓晖表示:“将分散在各地域和各主体的算力资源连接在网上,并将算力互联互通平台作为节点,共建共享算力标识汇聚、状态感知和路径调度等能力,服务更多的上层算力应用。”

  另外,通过建设国家+区域+行业三级平台,接入各类算力资源,实现“一点查询全网算力”。例如,中国联通基于“星罗”先进算力调度平台,实现全国超300个地市的算力枢纽全覆盖,跨域调度时延降低至毫秒级,实现全国算力跨域一体化调度服务。

  提问9

  未来能否把找、调、用算力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平台里,让算力多跑路、用户少跑腿?

  轻轻松松!通过算力、存储和网络的贯通调度,加快实现“算随业动”,你的任务在哪里,算力就跟你去哪里。如同用微信、QQ一样,既可以聊天,也能交水电费,甚至刷短视频,加快创新算力业务互通,打造算力互联应用场景。

  业务互通在于实现算力、存储和网络的贯通调度。余晓晖表示,目前,基础电信企业、云服务商、软件应用商等产业各界通过创新云计算操作系统、异构芯片开发框架、数据全局管理和算网大脑等技术产品,实现计算、数据和网络应用的全面融合。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算力更加“能用、好用、易用”,实现算力服务普惠便捷的用户体验。余晓晖表示,在算力互联互通构建统一算力标识、增强异构计算和弹性网络能力等方式的基础上,互联网将逐步向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演进:2026年,开展算力互联网试验网试点,赋能产业普惠用算;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

  “《行动计划》以统一算力标识互联、国家标准体系、多级平台协同等规划为抓手,标志着我国算力产业‘粗放发展’转向‘系统重构’的关键转折。”温源表示,随着《行动计划》的逐步落地,将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大规模算力、区域均衡算力、普适算力的三大算力需求。

  提问10

  互联互通后,我的老板会知道我用算力究竟是在工作还是“摸鱼”玩游戏?这张“网”安全吗?

  必然是安全的。《行动计划》明确,不仅要强化算力网络安全保障,更要增强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指导算力服务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严格履行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义务。提高数据安全服务水平,在算力互联互通过程中,各有关主体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界面,提高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协同算力使用方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形成数据安全保护合力。

  结语

  放眼全球,我国建设算力互联网无疑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没办法“摸着石头过河”。余晓晖表示:“随着‘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启动、技术标准统一,将实现‘一点接入、全算贯通’的算力服务。”

  从科研机构利用异构算力探索宇宙奥秘,到学生便捷完成设计作业;从工厂实现算力全局调度,到中小企业调用顶尖算力创新——当算力真正像水电一样触手可及,我们将迎来一个算力驱动创新的新时代。有理由相信,这张互联互通、全国一体化的算力网,将成为AI时代最普惠的基础底座,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更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