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2020年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综述
作者: 易颖 来源: 贵阳日报 编辑: 赵超 时间:2021-02-03 10:35:08
图为高新区一角。 (资料图片)
图为达沃斯生产车间。 (资料图片)
2020年,贵阳高新区以“一品一业、百业富贵”为发展愿景,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全力聚焦经济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紧盯重点指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用好用足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做到主动作为、超前谋划、提前行动,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全年各主要经济指标全部逆势增长,均超额完成了贵阳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在全市名列前茅,实现经济工作高质量圆满收官。
数字是对发展最好的证明:2020年,贵阳高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同比增长21.7%;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113.12亿元,同比增长18.5%;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全年完成179.65亿元,同比增长28.1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500万口径)全年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11.95%;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全年完成88.69亿元,同比增长84.5%;外贸进出口全年预计完成44480万美元,同比增长21.76%;实际利用外资全年完成24861.58万美元,同比增长15.64%。
风起潮涌好扬帆,砥砺奋进再启航。在未来的征途中,贵阳高新区的发展必将底气更足、实力更强、质量更高。
培育高新产业
做大实体经济“压舱石”
2020年5月,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仅用40分钟就为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航飞)完成了公司变更登记并当场颁发营业执照,年产规模预计1.5亿元的一家高端制造业成功落户高新区。
如今,走进贵州航飞,生产车间内车床机声隆隆,工人们正戴着口罩操控各种高精尖车床设备,螺母、螺栓、卡箍、衬套等小而精的航空紧固件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输出,车间一片繁忙景象。
贵州航飞是一家以军用高端标准件、结构件、航空发动机零组件产品为主营业务,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等领域提供专业产品配套,业务范围涉及国内主要航空生产基地。公司先后取得多项国家权威资质认证,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近50项,与国内多家技术雄厚的科研院所及知名航空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实体经济是地区经济的立身之本。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贵阳高新区坚持以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着力构筑以中高端制造、中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的“4+5+N”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数字产业四大新产业集群,努力为贵阳贵安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夯实产业支撑。
目前,高新区已聚集黎阳航空、航宇科技、航发精密、林泉电机等15家航空航天领域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贵州航飞的成功落地更是高新区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向着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的努力成果。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将目光放在了产业集群、人才汇聚的高新区。布局在高新区有利于公司持续扩大市场、提升创新力,同时有利于吸引留住更多更高素质人才。”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利说。
据统计,2020年,贵阳高新区15家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27亿元,同比增长7.7%;30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8.25亿元,同比增长9.7%;7家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5亿元;2家新能源产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2亿元。
“大数据+”助力
打造智能制造排头兵
手指轻轻一按,客厅的茶几缓缓上升,桌面瞬间变为触摸屏,不论是换电视频道还是操控电脑,手指一点即可实现。这样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场面,不是来自科幻大片,而是来自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家具。
“达沃斯主要以生产1——100寸触摸屏为主,除了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外,产品还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车载工控、安防医疗、金融及教育电子白板等领域。”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陈卡斌介绍,现在,该公司产品主要供应传音、TCL、LG、HP、ELO、3M、海尔、CVTE、鸿合、长虹、海康威视、联迪、百富计算机等知名企业,产品30%销往韩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法国等国家。
2012年,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作为招商引资企业从深圳入驻贵阳高新区,赶上贵州“万企融合”政策的红利,于2018年11月在贵阳高新区建成全球首条类7代触摸屏智能生产线。
“我们利用大数据,建立条码追溯系统,每次生产前给产品附上专属条码,并在每个关键工位配置一台数据采集器,产品的编号、生产员工、终检是否良品、完成数量、良品数量等数据都会统一录入。”陈卡斌说,通过实时收集产品的生产情况,管理人员随时能通过系统,监控生产现场并获取他们想要的数据,最重要的是产品出厂后,也能随时通过条码追溯当时的生产情况,保证了产品质量。
达沃斯能成长得那么迅速,得益于贵阳市政府和高新区政府大力支持,不仅给予免收三年租金,还对企业有很多政策上的扶持。
“这既是企业的发展机遇,更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落实。如今贵州已成为达沃斯的主公司所在地,2020年,达沃斯实现产值53884万元,同比增长20.63%。”陈卡斌说,接下来,达沃斯将力争用五年时间在贵阳打造完整的触摸屏产业链,形成50亿元的触摸屏产业规模,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以中高端制造、中高端消费为重点,以实施全省“万企融合”大行动和贵阳市“三千工程”为主要抓手,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推动贵阳高新区制造业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变革升级,企业提质增效。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高新区实施“千企改造”以来,先后培育了航宇科技航空锻造智慧工厂、林泉电机精密微特电机两栖空间、雅光电子汽车高效智能整流模组自动化生产线等24个智能制造典型试点示范项目,其中,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性项目,13个项目纳入全省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性项目。
紧盯重点项目
全方位筑牢发展根基
“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进展怎样?”“太阳湖人才小镇项目进展怎样?”……1月25日,贵阳高新区工管委领导带队到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查看建设情况,并讨论分析如何解决难题。
重大项目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项目从签约,到最后建成投产,我们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高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姆式”服务助推建设跑出“加速度”,加班加点抓质量、赶进度。2020年,全区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全年完成88.69亿元,同比增长84.5%,超贵阳市下达全年目标33.69亿元。
“作为高新区重点项目之一,贵州森燃铝合金门窗高端制造基地项目从工地开建到日常办公,都离不开贵阳高新区的帮助。在疫情最吃紧的阶段,园区办积极帮忙协调项目开工的各种事宜,帮我们解决口罩、体温枪等紧缺物资,让我们能够如期开工。”贵州森燃绿色门窗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朱兴雄说。
工地上,威利德民族中成药生产基地项目也在火热建设当中。疫情期间,威利德项目在农民工返岗补助、免费核酸检测、防疫物资等方面获得贵阳高新区各部门以及贵州大数据城园区办的支持,使工人能够及时返岗,顺利复工。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又遇到了汛期。在贵州大数据城的指导下,威利德项目方科学规划,采取“大雨保安全”“小雨抢室内”“天晴拼命干”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抓紧推进项目建设,把因疫情、汛期影响失去的时间抢了回来。
几个月时间,项目从一开始只完成孔桩开挖到现在已完成办公楼、提取车间主体封顶等工程,预计于2021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届时年产值将达到5亿元。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在项目落地之前,贵阳高新区一边紧密对接相关部门,快速完成项目选址地块土地一级开发工作,推进项目快速落地;一边积极对接企业,组织企业进行手续办理培训会,解决企业在办手续方面遇到的问题。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贵阳高新区还实行项目专员包保制,定期到项目现场,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
“高新温度”助企业发展
2020年8月1日,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从高新区金阳园区搬至沙文园区新厂,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雅光电子是一家围绕汽车发展方向,主要从事研发、生产新型汽车电子功率器件、功率集成电路IC、功率模块、磁阻传感器等系列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如今,该公司的整流组件产品已为通用、吉利、长安、东风、比亚迪等知名品牌供货,产品更是开始配套全球最大的汽车发电机制造商——法国Valeo,以及美国最大的汽车发电机制造商——博格华纳。
“雅光电子的成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为了让雅光电子既落得下来,也强得起来,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新区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服务。”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席建军说。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新区从鼓励、补贴、保障三个方面制定暖企“15条”,对规上企业、中小型企业在产量、人工的增加方面给予奖励,在防疫物资上给予保障,在融资上给予帮扶,让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发展上。其中,雅光电子在高新区的帮助下,筹集了5000个口罩、200斤消毒液、5个体温枪,保证了生产。
同时,高新区还采取“154‘1+1’”(1张图、5类职能部门、4个工作载体、1企1包保)工作机制,对企业进行精准包保服务,专班负责、专人紧盯,实行“一企一策”,指导用好各级暖企政策,全力帮助企业降本减负,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复工复产赢得了主动。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石。雅光电子只是贵阳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2020年初,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订单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减少,反而出现了增长,“我们能实现正增长,得益于高新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刘朝辉说,了解到公司流动资金出现问题后,高新区相关部门立即深入企业调研,帮助航宇科技拿到了1300万元的融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高新区服务有力度、速度、温度,让我们有信心完成既定的全年目标,也有信心保证稳步增长和提升。”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勇说,在高新区相关部门帮助下,时代沃顿通过优化排产、调整产品结构、创新市场渠道等措施,顺利实现了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