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成效显著
作者: 管云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陈骏佼 时间:2020-12-08 10:48:37
12月7日,记者从毕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今年来,中心“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成效显著,服务更加优质,“一表申请”“一证通用”“一网通办”等交易服务实现,联合惩戒、匿名报名、监督管理等平台也最大限度促进了交易环境公正、竞争公开、交易公平。
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完成交易项目1270宗,交易金额529.8亿元,节约(增值)资金9.1亿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项目365宗,交易额204.83亿元,节约资金5.3亿元;政府采购项目574宗,交易额205.56亿元,节约资金0.74亿元;产权交易项目84宗,交易额6.08亿元,增值资金0.02亿元;土地矿权交易项目247宗,交易额113.33亿元,增值资金3.05亿元。
据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心投入289万元用于系统维护升级,实现的“一表申请”是将服务对象基本信息一次收集、重复使用,基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企业证照电子化认证,实现CA证书网上办理,目前,中心累计办理CA证书1225个。“一证通用”是指CA证书互联互通,持有全省任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的数字证书,现在均可在中心直接使用,无需另行办理。“一网通办”则是通过推进电子招标、采购、拍卖系统全面应用,实现进场交易项目公告、报名、投标、公示等交易环节全面实现电子化,项目从进场到出场,业主、中介等交易各方均可直接通过业务系统、QQ业务群等进行网上办理,除专家必须在现场监督评审外,其他各方交易主体可以实现完全无需到场,即可办结业务;同时,中心还开发了移动手机APP,实现移动办公,方便交易各方。
为营造公平公正交易环境,深挖交易数据资源潜藏优势,以法治思维对交易流程、进场要件进行再优化,建设诚信建设联合惩戒平台,有效拦截失信企业和相关人员参与招投标。建设监督平台,中心交易业务数据通过互联互通接口,将政府采购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土地交易项目、矿权交易项目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并通过该平台推送至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让各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平台实施线上监督。
为切实解决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围标串标、买标卖标难点,中心大力推行匿名报名系统建设和运用,对投标人的名单进行技术隔绝,使招投标活动从以前的“面对面”转变为“背靠背”,招标人、中介机构、投标人、监督部门、交易平台均无法知悉项目报名情况,避免人为操作。同时,通过异地评标和异地抽取专家评标,有效防止本地专家与本地投标人因地熟、人熟影响公正评标,有效解决了因评标专家资源稀缺而成为各投标人“公关”重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