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提供“大服务”
作者: 陈小秋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陈骏佼 时间:2020-11-12 10:29:22
今年以来,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街道以党群共治为抓手,整合组织优势、社会资源,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形成网格治理、党员服务、群众获利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区是个老社区,居民大多集中居住在新蒲老街,近年来,由于新蒲城市化进程加快,老街的基础设施及居民意识都跟不上,导致交通堵塞、秩序混乱、生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以解决,尤其是赶场天人挤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新蒲街道新华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万刚介绍。
为彻底解决新蒲老街治理难题,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新华社区根据街区、居民数量等情况将社区划分为5个小网格,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居民等任网格员,同时,将物业、共治会、自协委等组织成员划入网格,编入政策法规宣讲队、社情民意收集队、楼宇治安巡逻队、综合环境治理队等“九支队伍”中,通过常态化开展环境交通维护、基础设施管理、民意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解、困难群众救助等,形成“党在格中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爱在格中聚”的城市常态化管理新格局,实现传统集镇社区向城市新型社区的转变。
“哎哟!太好了。以前赶场就是车多人多,你挤我我挤你,人走都走不动,马路中间都摆起小摊的,只能边边走,现在真的是整得很好,到处干干净净,马路变宽敞了,商户摆放要整齐多了,万一出现安全问题也能及时处理,我非常满意。”家住金科的居民杨光义说起现在老街赶场的景象连连点头。
“廉租房的居民反映:他们楼下的那块空地,应当合理利用起来,安放些桌椅板凳,他们也可以多一个玩耍、话家常的地方。”
“林达美食街有群众反映:二楼店铺的空调水渗到一楼的小卖部,浸湿了小卖部部分商品。”
每天晚上,六角井社区的网格员们都会在微信群里交流网格巡查的情况,反映巡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群众就社区治理提出的意见建议。
“现在,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认真考虑居民的感受,发动居民自主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让社区居民做社区真正的主人。”六角井社区党支部书记付世华介绍,“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社区服务理念,把社区的各类资源打通、盘活、用好,还需要社区9个网格中的25名网格员共同努力。”
为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新蒲街道各个社区一改以往只靠几个社区干部跑跑腿的粗放型服务面貌,充分调动小区党员、报到党员、退休老干部、群众等沉入网格,向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收集、受理、监督、处理基层民生大小事,搭建起群众与街道沟通交流的桥梁,为街道党工委的决策部署提供最真实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