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天津:建成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数博会官网

天津:建成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作者: 王宁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辑: 安滨村  时间:2020-07-03 11:35:22  

  近日,在天津南站的前广场,一辆自动接驳小巴车已实现在天津南站周边区域部分道路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吸引了往来旅客的目光。

  自动驾驶汽车激烈角逐、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揭牌、轨道全自动驾驶试验……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上,车辆自动驾驶成为与会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自动驾驶技术与应用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望在物流、轨道交通等领域取得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速

  日前,2020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在天津举办,来自中外多个车队的智能网联汽车在“云”上展开激烈角逐。作为世界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驾驶挑战赛已连续举办四年,今年有140余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车队参赛。

  所谓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使车辆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与控制功能的新一代智能汽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洧表示,借助新基建的东风,5G、人工智能、充电桩和大数据中心等核心技术和设施,将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

  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面积为1475亩的封闭测试场将于今年9月完成一期建设,年底实现天津南站商务区周边车路环境协同全覆盖。

  天津市西青区委常委、副区长于强介绍,拥有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西青区,将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加速车联网测试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跨行业标准化工作新模式和车联网应用场景,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自动驾驶或多领域突破

  随着5G网络等新基建发展提速,车联网技术与应用如虎添翼。业内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或将在短途接驳、物流、轨道交通等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运营。

  近日,自动接驳小巴车已实现在天津南站周边区域部分道路场景下的自动驾驶。

  中汽研智能网联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平台部业务经理姜君说,技术人员正在对它进行调试,将天津南站周边的道路、建筑、交通信号灯等现实环境数字化并植入它的“大脑”,让小巴车和现实场景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未来,无人小巴车将解决公共交通换乘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疫情期间,在湖北武汉,京东物流已将自动驾驶无人配送车投入使用。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兼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孔旗介绍,疫情发生后,京东物流迅速决策把自动驾驶无人配送车运送到武汉,从配送站点到目的地,全程无人化,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应用。

  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也取得了突破。今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提出了智慧城轨发展蓝图,为各地轨道交通布局指明了方向。

  天津首条以最高自动化等级设计的无人驾驶全自动试验线亮相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旭表示,全自动运行降低了因人为失误带来的安全风险,提高了线路和车辆资源的利用率。下一步,天津轨道交通建设将以智能化、智慧化为目标,实现全自动运行、智能客流控制和智慧车站服务。

  规模化需破解三大难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车辆自动驾驶推广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了技术层面的不断成熟,还需要从基础设施、产品建设、综合保障等多方面进行突破,真正实现规模化应用。

  一是智慧城市体系待建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车联网领域专家葛雨明认为,当务之急是构建城市基础支撑体系,包括建立一些感知和计算平台、提升网络连接能力等。雄安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副秘书长焦志伦说,自动驾驶技术全面推广需建立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而智慧城市规划需要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协同发展,如用高精度的电子围栏系统能不能在地图上标注出无人物流车、无人机等智能交通工具的行进路线。

  二是产业生态体系待补齐。自动驾驶尚需形成产业链联动。“除了自动驾驶技术突破,还需要产品化突破,特别是车辆的实用性。”孔旗表示,目前自动驾驶物流车的功耗很高,运行不稳定,仍局限于单条线路运营,需要汽车制造企业和传感器厂商共同批量化打造合适的产品,以满足城市商业运载力。

  三是安全保障体系待完善。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自动驾驶推广应用需补齐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短板。葛雨明说,未来所有的基础设施都要联网,安全是首要前提,建议结合新基建构建身份认证体系,确保系统中不同参与主体互联互通、相互信任。孔旗则表示,城市物流车辆需解决好路权、车辆性质、交通规则等问题,确保城市交通智慧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