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生态和大数据 贵阳闪耀在世界的两大名片| 数博会官网

生态和大数据 贵阳闪耀在世界的两大名片

作者: 杨林国    来源: 贵阳日报   编辑: 陈骏佼  时间:2019-10-11 10:24:18  

  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到名声大噪的中国数谷,地处中国西南的贵阳,如今在她身上的是精致生态之美和科技创新之路的交相辉映。生态盛会、数博会 ……

  仅仅是过去 10 余年里,贵阳城市焕然一新,不仅雕琢了城市生态之美,更通过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激发出发展活力,生态和大数据的影响力,已经成为贵阳城闪耀在全世界面前的两大名片。生态福利 贵阳人的骄傲

  如果现在的贵阳人要向外界介绍自己的城市," 千园之城 " 会成为贵阳人拿得出手的一张新名片。

  在很多贵阳人的眼里,整治和扮靓母亲河成为了贵阳城变美的第一步。2012 年,贵阳启动了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变清后的南明河沿岸,一路将这座城市的许多重要地标连接,从花溪十里河滩、到绽放民族风情的筑城广场、再到贵阳八景甲秀楼等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 ……

  于是,贵阳有了大美的第二步操作。2014 年底,贵阳提出建设千园之城的计划,将贵阳城的美推向了另一个高点。该计划是在当年全市 365 个公园存量的基础上,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 660 个,让公园总数超 1000 个。

  5 年时间,贵阳千园城市已建成,千园成为了这座城市最靓丽的民生工程。如果我们从高空俯瞰,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52% 的贵阳,群山环抱、林木苍翠,千余公园散落在城市的每一处,十分养眼。

  " 我家旁边现在就有两个公园,带孩子不愁没地方可去了。" 家住海马冲的市民赵女士提起贵阳市的 " 千园之城 " 建设赞不绝口,她说,这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健身的活动空间,也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可以说,千园城市让贵阳成为了一个花园城市,这些公园成为市民的后花园,不仅让市民享受到了生态建设的红利,也让贵阳变得更加美丽。每年一度的生态文明盛会,再到南明河洁净变靓、不断在全国刷屏的贵阳好空气,以及现已建成的千园城市,贵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条路上不断蝶变。如今,当回忆过去这些年贵阳的努力,这座城市市民已享受上了生态建设的好福利。

  贵阳何以在生态建设上这么用心?这是因为生态是其根基之一。

  2012 年,贵阳获批建设首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过去十年,每年夏天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成为了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是全世界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国界合作的重要桥梁,展示世界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国内外的许多城市和国家,都曾到贵阳取经和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贵阳更是成为了 " 生态文明 " 布道的发源地之一。

  这些年,贵阳市获得了 " 国家森林城市 "、"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 等荣誉,曾经的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贵阳还通过炸掉大烟囱、关停污染企业等方式,连续多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了 90%,好空气和夏季平均气温不到 24 度的贵阳,成为了避暑的首选之地。 

  可以说,不管是摘掉酸雨之城的帽子,还是南明河的整治,以及千园城市建设,贵阳城市这些年在生态上做的努力,正在让这座城市的市民享受到绿色红利。当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贵阳,气温爽、空气爽,生活宜居的城市已让贵阳人感到骄傲。中国数谷 大数据打出的翻身仗

  区块链、块数据、比特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 …… 很难想象,当下世界科技前沿的这些事物,会从贵阳这座城市发出声音。

  坦诚来说,贵阳在全国的存在感一直是很低的,甚至会有人分不清贵阳是贵州省会城市。高原上的贵阳并不富裕,经济实力也比不上周边的重庆、成都等地。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为贵阳的发展找到了一个美丽蝶变的出口,那么大数据发展战略则为贵阳打了一个翻身仗,大数据让贵阳在经济发展得到加速,也让这座城市收获了名声。

  眼下国内,如果要谈大数据,贵阳已是一个不可绕过的节点城市,被誉为中国数谷的贵阳,近几年通过大数据发展战略,在举办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大咖常作为嘉宾,数博会上都是热点话题人物,也刷新了外界对贵阳的认识。2015 年贵阳召开第一届数博会,两年后贵阳的大数据企业达到 1200 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00 亿元、增长 2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 145 亿元、增长 20%,大数据企业纳税额超过 110 亿元、增长 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3%…… 这些企业中,有入驻贵阳的谷歌、英特尔、微软、惠普、富士康等世界 500 强企业,有货车帮、朗玛信息等一大批贵阳本地优秀大数据企业的崛起,也有被称为 " 贵漂 " 一族的众多创业公司的加入。

  走进贵阳高新区,一栋栋 " 科技感 " 十足的大楼鳞次栉比,朗玛信息、高新翼云、茅台云商等高新企业集聚发展,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工程师在呼叫中心为贵阳员工培训 …… 可以切身感受到大数据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改变。

  80 后江西人廖建宇是看中贵阳大数据发展的一名贵漂。" 我们的创业团队开发了一款英文抄袭防范和版权保护的软件系统,名叫艾普蕾系统,这个系统正是基于大数据开发。" 廖建宇坦言,贵州聚聚了一批大数据企业落户,苹果、华为、腾讯和电信、移动等三大运营商的数据中心都落户贵州了,基于大数据开发运用的艾普蕾,选择来贵阳就是基于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

  爽爽贵阳也很快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好名声。美国知名独立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发布的 "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 评选中,贵阳从 2016 至 2018 年连续三年上榜,上榜原因是不断深耕大数据产业带来的效应;而荣获 " 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 " 荣誉,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已成为世界认识贵阳的一张新名片。

  另一边,是贵阳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探索。贵阳通过 " 数据铁笼 " 平台的建设,实现对社会交通、治安、环境、城管等管理运用;建立具有独特的数据民生模式的信息便民公共服务平台 " 筑民生 ",也让百姓享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性 ……

  根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年 ) ( 2017 年修订 ) 》,大数据产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署。《总体规划》指出,贵阳市城市发展目标是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相关数据显示,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 2018 年预计突破 3800 亿元,经济增速连续 6 年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一;2018 年,贵阳市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000 亿元、增长 22.4%,其中以大数据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1%,大数据已经成为引领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为贵阳市经济增速连续 6 年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提供了有力支撑。不得不说,贵阳用大数据成功地打了一个翻身仗。当数博会的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向全球各地的 IT 上市公司展示着贵阳在大数据方面的成就和号召力时,贵阳惊艳了世界。

  相关链接:昔日黔道难变身西南枢纽地无三里平、交通落后,这的确曾经是黔道难的一个真实描述,但当第一条高铁开进贵州后,贵阳彻底将这个描述击碎—— 2014 年贵阳拥有了第一个高铁站、第一条高铁路线——贵广高铁开通后,贵阳迅速崛起为西南城市群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让困扰贵阳的问题成为了历史。

  众所周知,贵广高铁作为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南下出海的快捷通道,不仅打通了 " 泛珠三角 " 区域的重要交通动脉,还助推西部地区加速进入 " 高铁时代 ",贵广高铁的开通对于贵阳、贵州、甚至西南 / 西北地区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随后的 2016 年沪昆高铁开通,贵阳也是重要站点;2017 年 11 月,贵阳东站投入使用 …… 高铁时代的来临,贵阳融入了多个区域内的经济圈,让走出去和走进来都容易了许多。曾在贵阳读大学的小王,毕业后去到广州拼搏事业,但一直很想念贵阳 " 冷飕飕 " 的夏天和美食,贵广高铁开通后,他索性在贵阳花溪区买了一个小房子,一有空他常带着家人到贵阳避暑游玩。高铁时代到来剔除了贵阳快速连接外部的困扰,而事实上,这座城市在内部的交通环境上早已有了突破。2015 年,贵州成为西部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省会城市贵阳在交通改善上更是走在了前头,一举规划了多条地铁线路,如今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开通,将观山湖区和两个老城区云岩、南明连接起来;此外,贵阳还新建运行了多条 BRT 快速公交车道,让城市的通达性更加高 ……

  根据贵阳的相关城市规划,未来贵阳市中心城区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的是 " 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 的空间发展策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民生要求,激发经济新动能,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尊重以生态绿地为隔离,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特色,规划形成 " 双核多组团 "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双核 " 为老城区服务核心和观山湖区服务核心。" 多组团 " 为白云、乌当、花溪、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和临空经济区等城市功能组团。

  同时,贵阳会以环城高速和环城快速铁路为依托,铁路、机场、公路客货运枢纽为支点,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轨道交通、快速道路为骨干,构建全面开放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 " 五环十八射 " 骨干路网系统。

  未来,这些路网系统将更好地把贵阳的 " 双核多组团 " 连接在一起,让这座精致的花园城市的发展变得更有紧密性、互动性,也让那个曾今交通不便的糟糕记忆尘封进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