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加“数”,安恒信息开辟全新主战场
作者: 安恒信息 编辑: 蔺弦弦 时间:2025-09-05 15:30:30
8月下旬,“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盛大召开。安恒信息携全新技术及实践成果深度参与这场国家级数据盛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展区,安恒信息设置了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场景、数据技术、数据安全等四大展览板块,全面展示其在数据要素领域的探索和成果。
作为一家安全企业,安恒信息是国内最早参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本届数博会期间,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在接受《贵阳日报》的采访时指出,在数据技术层面,安恒信息以数据分类分级治理为基础,结合AI创新提出“风险核查-数据梳理-数据保护-监控预警”的CAPE模型,为敏感数据动态保护打造全流程方案,目标直指“让数据自由、安全流通,激活潜能、释放价值”;在数据流通基础设施领域,依托隐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等核心技术,企业率先发布并商用可信数据空间连接器与平台,为破解数据共享利用难题提供了关键思路,并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五个典型案例;在数据应用端,基于恒脑AI安全智能体,融合隐私计算、可信空间等技术,有效打通了数据流通中的信任与合规堵点。
以AI驱动数据要素和数据安全的智能化跃迁,让安恒信息以行业第一的成绩荣登“2024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100强榜单”。公司持续加强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自主研发AI原生“数由空间”平台等产品,其成果已服务于全国数十个城市。入选国家数据局全国仅5个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典型案例等,是其深耕数据要素的开花结果。
而于数博会十一年之际密集展示创新成果,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选择。从安全到数据、从守护到赋能,这一选择和融合,不仅是公司发展的战略谋篇,更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必经之路。
隐私计算:抓住核心技术牛鼻子
8月28日,在2025数博会“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上,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赛智产业研究院、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数据产业图谱(2025)》。安恒信息入选数据基础设施企业(隐私计算)、数据应用企业(城市治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企业三大分类。其中特别的是,在隐私计算分类中安恒信息位列第一。
分析人士指出,2025年版数据产业图谱体现出以下几个趋势:合规与流通成为焦点,图谱重心从“技术”大幅转向“流通与应用”;隐私计算成为标配技术。“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需求爆发,隐私计算从可选技术变为数据流通的基础前提,被深度集成到技术层和流通层;AI与数据深度融合。高质量数据是AI的“燃料”,AI又是数据价值挖掘的“核心工具”,两者循环促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落地。政府主导的公共数据向社会授权开放,将成为数据要素市场的一大增量来源,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数据资产“入表”实践化。数据正式作为资产计入企业资产负债表,将深刻改变企业估值模型和融资方式,推动数据资产评估服务兴起。
安恒信息近年来的实践正与上述趋势相吻合:加速布局数据要素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在涵盖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流通、数据合规交易、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跨境等业务领域,基于前沿技术研发,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成功的实践案例。
安恒信息此次位列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产业图谱(2025)》隐私计算板块第一,基于在业内最早布局隐私计算技术,并且如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红所言,安恒信息在隐私计算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一直以来,安恒信息将隐私计算等技术作为核心底座,构建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基础设施,通过大数据可信执行环境(BDTEE),多方安全计算(MPC),联邦学习等多种前沿主流技术,配合关键行为数字验签和区块链审计技术,实现数据要素在流通过程中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完成最终数据结果或价值的流转,确保原始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取”,保障多方数据联合计算过程的可靠、可控和可溯,曾获得首届星河杯全国隐私计算大赛一等奖。
作为首家完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的首批“面向大模型的增强型可信执行环境基础能力专项测试”的企业,安恒信息面向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场景中的数据,提供了“可用不可见”的能力,并在工业、医疗、政务等行业得到了应用。
安恒基于多年来积累的数据安全和隐私计算产品能力,开发了可信数据空间产品——数由空间,具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符合国家标准、掌握核心技术、提供多种形态连接器、智能化和低成本等六大特色,在数由空间里,采用API网关、数据水印、加密、脱敏、数据沙箱、隐私计算等多种数据安全流通的技术来兼顾安全和效率。在上述所列技术体系中,隐私计算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力度最强,对应等级亦为最高。多技术的融合就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的数据流通场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从而平衡“数据可用不可见”与流通效率,以满足数据要素市场化大背景下的数据既要保护,又要利用的新需求,确保在数据要素流通全流程中,全面实现资源交互、可信管控以及价值共创。
为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安恒信息构建安恒数盾2.0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以CAPE能力模型为核心思想,以“全场景、全流程、全周期、全自研”为核心理念,将传统的CIA全要素升级为“全、智、联”,同时以AI为引领,应用数据防泄漏智能体、数据分类分级智能体、API安全智能体等,实现恒脑驱动下的数据全生命周期动态高效防护、智能化数据分类分级,场景化驱动全栈能力的互联互通。IDC报告显示,安恒信息在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一,入选Gartner 中国数据安全平台市场指南代表厂商。
应用为王:AI技术+应用场景形成战略突破之势
数博会期间,8月28日安恒信息参与协办了“可信数据空间夜话活动”,该活动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执委会指导,中国信息协会、西湖论剑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承办。同日,安恒信息CTO刘博受邀参加由国家数据局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承办的2025数博会“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交流活动,并就“AI时代数据安全风险与应对”进行分享。
刘博指出,AI深度渗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安全与AI技术的“防护-赋能”双向循环是动态平衡安全生态体系的核心。随着大模型普及、数据流通激增和垂域智能化加深,安全防护边界已延伸至AI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的内涵也拓展为“安全和增值”,这对企业安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面对这些新挑战,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安恒信息率先布局,形成了以“技术+场景+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应对体系。
一是技术为基,“恒脑3.0+数盾”建智能数据长城,利用AI技术对抗AI风险,实现风险的智能感知、精准预警和自动响应;二是场景落地,安恒深入政务、金融、运营商、能源等关键垂直领域,将领先的安全技术与具体的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形成可落地、可见效的安全价值闭环,切实保障客户的核心数据资产;三是生态共建,安恒秉持开放理念,通过打造开放的合作平台,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协作、共赢的安全价值链,赋能整体产业安全水位提升。
刘博强调,安恒信息已从技术服务商升级为客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值得信赖的安全战略伙伴,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稳健发展。
安恒信息从四个层面构建AI时代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第一,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智能化数据安全分类分级和脱敏技术,尽量减少大模型接触敏感信息,在保证逻辑能力的同时避免记忆具体敏感数据。第二,为确保AI应用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对AI应用的运行环境进行主动扫描或实时检测,及时发现环境缺陷导致的安全风险。同时对智能体应用进行安全加固,防止智能体出现错误决策、敏感操作、数据泄漏等风险。第三,采用MAF大模型防火墙防止模型被恶意利用,避免模型生成不良信息或执行不当行为。第四,实施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包括模型上线前的漏洞扫描和修复,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安全监控。
据了解,在实践和应用层面,安恒信息的技术方案已在多行业实现深度渗透。其中,在本次数博会上广受关注的“基于数据可信流通设施环境的番茄生长模型数据流通案例”,凭借隐私计算技术的创新应用,通过全链路数据安全审计与“链式授权”机制,成功实现农业场景下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可信使用。在城市治理数据领域,安恒信息深度参与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成果也已在多地率先投用。此外,该技术体系还在跨领域合作中成效显著:在公共卫生领域,支撑疾控中心联合海外大学开展慢病研究,通过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实现跨境数据安全协作;在工业领域,为某大型企业基于大模型的SaaS服务提供基于机密计算的保护技术,保障工业数据在云端的安全使用,验证了技术的跨场景适配能力。
作为行业领先的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企业,安恒信息积极参与国家数据标准体系构建,参与研究制定包括《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要求》《数据基础设施接入连接器技术要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监测评估指南》和《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在内的6项国家数据标准和1项技术文件,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 “国标级” 技术支撑。同时,安恒信息联合权威机构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为数据基础设施试点试验城市提供实践参考;并基于对数据基础设施理论、政策与实践的系统研究,联合推出行业首份数据基础设施白皮书——《数据要素化新阶段的数据基础设施白皮书 ——从车厘子自由到数据自由》,以通俗化表达解读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价值,为行业发展提供清晰路径。
数博会即将闭幕时,国信证券发布的财报点评指出,安恒信息以数据和应用安全起家,从大数据安全向AI安全迈进,形成战略突破格局。在当下网络安全的主战场,安恒信息的攻坚战已经打响,期待更多捷报陆续传来。